禁止县域考生报读市级高中,能阻止“县中塌陷”吗
来源:南方周末
眼下,县中塌陷各地高中录取新生陆续结束。禁止而有些地方在县里参加中考的县域泸州市某某物流维修网点考生,成绩再好也不能报读市级高中了。考生
据南国早报客户端7月12日报道,报读广西百年名校玉林高中2024年不再面向县域初中招生。市级当日玉林市下辖博白、高中陆川、县中塌陷容县、禁止北流、县域兴业等5县的考生招生考试部门也向属地初中发布通知,确认这一重大政策变化。报读这意味着,市级这5县2024年参加中考的高中考生,成绩再好也不能如往届考生一样,县中塌陷到玉林高中就读。他们只能在县内高中就读。泸州市某某物流维修网点
这种政策变化,在广西并非仅玉林市如此。2024年5月中旬,百色就曾因官宣高中招生重大政策变化而广受热议。5月16日,百色市教育局通过媒体做“关于普通高中招生若干问题解答”,直言“今年普通高中招生政策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普通高中学校全面实行属地招生政策”;在招生范围上,再次确定“各县(市、区)属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在本县域内招生。市直属公办、民办7所普通高中在右江区内招生。全市所有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一律不得跨市域范围招生。”
梳理教育系统相关政策,2021年12月9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全面落实公民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属地招生政策”,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防止县中生源过度流失,维护良好教育生态。此举意在扭转多年来县中优质生源流失。同时“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
教育部文件要求落实普通高中“属地招生”政策。但何为“属地”?按照市民的朴素认知,各县(市区)属高中,属地是在县域,只能在本辖区内招生,不得跨县招生,这可以理解。但市级高中为何只能在市区招生?难道下属县就不是上级市的“属地”了吗?
县级公立学校,其财政拨款及教育资源来自各县,私立学校,由县级教育部门批准设立,在县内招生,这很正常。但是市级学校,尤其是市级重点高中,虽然坐落在某个市区,但享受的是市级财政的拨款,以及市级教育部门的资源倾斜,是全市的学校,并不只是所在区的学校。
除了钱,优秀教师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多年来,市级重点高中从县中虹吸了不少优秀教师,县中优秀教师流失已然发生。如今在县中优秀教师稀缺的情况下,猛然掐住县中考生流向市级高中就读,不管未来县中能否招回(到)优秀教师,保证教育质量跟市级高中逐步拉小差距并最终实现均衡。对今年及未来几年的县中考生,都会带来消极影响。正如一网友评论“教育局先把之前从各县调走的优质老师调回县里再实行这个文件吧!”
把市级高中招生范围限定在城市的主城区,把其他区县排除在外,让县域初中成绩优异的考生失去了报读市级重点高中的机会,剥夺了他们接受更好教育的权利。可以说,政策大调整背后,对县中考生及其背后的县域乡村人才培养、成长的深刻影响,已然在发生。
这一政策的初衷,或许是保护县中,避免优质生源与优秀教师流失而造成县中进一步“塌陷”。但“县中塌陷”背后其实是多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优质教育资源跟其它资源一样,不断往大城市集中。一线城市以其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报酬、更好的教育水平、更便利的生活,从二三线城市吸引人口和资源,二三线城市从四五线城市吸引人口和资源,四五线城市从下辖县城和周边乡镇农村吸引人口和资源。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所谓人往高处走,这是市场规律使然。
虽然政策也有禁止市区中学到县域抢挖优秀教师的规定,但现实中这很难做到。县级优秀教师流失,是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来也会不断发生的事。在无法制止教师流失的情况下,为了拯救“塌陷的县中”,通过行政手段,强行禁止县域学生到市级高中就读,实际上造成市级高中优秀教师与县中优质生源失去教学相长的机会,压制了县中寒门贵子的成才潜力。这必然导致一部分有能力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到市区置业,让孩子初中甚至小学起就在市区就读。
正是因此,有人质疑这是刺激各县民众到城区买房。过去确实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些县城的房子卖不出去,就以均衡教育为名不断压缩、撤销乡镇中学,让乡镇学生不得不到县城读书,很多家长为了方便陪读,就要到县城买房或者租房,刺激了县城的房地产市场。但不难想见,县级不断抽吸乡镇资源,做大县中,仍不可避免县中的“塌陷”。同样,禁止县域学生考入市级高中,也无法阻止县中“塌陷”。
这一政策还可能产生寻租空间,导致腐败。因为禁止市级高中到县域招生的门并未完全关闭,还留了一个小门:市级中学招不满额的情况下,经市教育局批准,可以面向县域招生。还有的地方,允许市级高中通过“自主招生”招收县域学生。这些可变通的空间,很可能成为一条条寻租的通道,尽管名额很少。但名额越少,越稀缺,租金就会越高。
禁止市级高中在县域招生,增加了公众对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疑虑,恐怕也无法起到振兴县中的作用。有关部门需要慎重考虑。相关政策不能让民众对教育公平、均衡教育失去恒心、信心,不然也将削弱教育部门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 (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世杰
相关文章: